當前位置:首頁>軟件教程>maya教程>教程內(nèi)容

Maya教程:用Maya粒子系統(tǒng)制作逼真云層(4)

來源:網(wǎng)絡 作者: 學習:6248人次

導言:

這篇教程為大家介紹用Maya粒子系統(tǒng)制作逼真云層,教程難度一般,主要是介紹Maya的粒子系統(tǒng),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下面教程開始

先看下效果,如下圖。(圖01)

圖01

 

建模

開始一個新的場景并把你的場景的格子設置為:Grid 5 Subdivision 5 Extent 12。(注:我注意到不同的格子設置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

 

產(chǎn)生一個NURBS平面,它具有10U和10V的分格,再給它加上一個細分為5,5,5的Latice。(圖02)

 

圖02

 

 

使用該lattice,對平面進行變形以產(chǎn)生一個隨機的基本平臺,粒子將分布在它上面。然后刪除或者隱藏該Lattice。(注:你可以使用Edit菜單、Delete By Type、History command刪除Lattice)

 

選擇該平面,并使用狀態(tài)行上的Magnet圖標或者通過Modify菜單的Make Live指令激活它。該方法對粒子的高度和深度給出一些幫助,另一方面你將通過粒子工具著重在一個視圖中畫它們。

 

進入Dynamics模式,從Particle菜單中選擇Particles Tool選項盒。(注:為了對一個指令打開該選項盒,選擇菜單行上指令末端像圖標一樣的小方塊),對粒子輸入一個名字,確認該選項與以下設置相匹配:Conserve 1,Number of Particles 3,Maximum Radius 2,勾選Sketch Particles,Sketch Interval 10。(圖03)

 

圖03

 

關閉Tool Settings選項盒,開始在Top視圖或者任何能很好地對該平面進行觀察的視圖中向激活的平面上畫粒子。(圖04)

 

圖04

 

嘗試通過該平面用畫筆自然的擴散粒子。 你可以使用多個筆觸,直到你對擴散滿意為止。之后你可以從激活狀態(tài)下刪除該平面(可以簡單的點擊狀態(tài)行的Magnet圖標,或者在Modify菜單選擇Make Live指令),按照你的需要隱藏或者刪除它。(圖05)

 

圖05

 

 

選擇particleShape1并打開它的屬性編輯器。(注:你可以從Outliner中選擇粒子的形狀,確認該Outliner的Show Shapes選項是打開的)確認在Lifespan Attributes中的Lifespan Mode下面的設置被設置為Live Forever。(圖06)

 

圖06

 

然后在渲染屬性中使Particle Render Type為Cloud(s/w),s/w是對軟件渲染,對當前渲染類型增加屬性。

 

在新的項中選擇:Better Illumination on Radius 1.25,Surface Shading 1.0,Threshold 10.0,Radius控制對于渲染中的問題和細調(diào)是十分重要的。通常高的值(2到4)能改善遠處的云,但趨向于過于接近。0.8到1.5的值通常是最好的,取決于云的形狀。

 

使用了一個抽樣信息節(jié)點的表達式可以按照粒子云與攝像機的距離控制半徑值。它會自動解決這個問題。(圖07)

 

圖07

 

 

著色

打開Multilister,雙擊總表的initial ParticelSE shader。從剛打開的屬性編輯器中選擇particle Cloud1。(圖08)

 

圖08

 

將顏色表設為一個粉色的Shade。(在顏色選擇器中我設置了H:2,S:0.180,V:0.644)。留下Transparency顏色作為缺省值并把該值加給其余的。

 

透明度:Density 0.500,Blob Map White Roundness 0.500,Translucence 1.000。

 

內(nèi)部噪聲:Noise 0.750,Noise Freq 0.150,Noise Aspect 0.200,Noise AnimRate 0.000,SolidCoreSize 0.250。

 

表面明暗屬性:Diffuse Coeff 1.00,SurfaceColor Blue(H:229.34,S:0.432,V:0.700),Bump Mapping None Translucence Coeff 2.000 Surface Shading Shadow OFF。

 

預照明控制:FilterRadius 0。(圖09)

 

圖09

 

 

給場景加兩個光,我在云的后面使用了一個強度為0.2的Ambient光,和一個強度為1.000的平行光,指向前下方,模擬晴天。

 

現(xiàn)在準備渲染一個圖像。這個云的設置開起來有些模糊和腫脹,但不要緊,它將會對我們后面介紹的Photoshop和后期效果合成是有用的。

 

再次打開Multilister,通過放置一個新的紋理產(chǎn)生一個3D Cloud紋理。在Multilister中雙擊叫做cloud1的新產(chǎn)生的紋理。保留所有的缺省設置,但把Cloud Attributes Ratio修改成0.720,把place3DTexture1 Scale設置成4.000,4.000,4.000。(圖10、圖11)

 

圖10

圖11

 

 

把cloud1 3D cloud紋理標注給particle Cloud1 shader的共用材質屬性的Transparency顏色。

 

用新的透明貼圖再次渲染圖像。在700 Mhz速率下對一個由此看來00個粒子合成云的渲染時間只是一分鐘。(圖12)

 

圖12

 

cloud1 3D cloud紋理中的RATIO控制對控制云的顯示是另一個重要的元素。0.650的值將渲染出一個膨起的云。(圖13)

 

圖13

 

0.725的值在平滑的和突變的云之間通常是一個好的均衡。(圖14)

 

圖14

 

0.8的值將趨向于使云更有細節(jié)和更破碎。該值高些或低些可以產(chǎn)生球的形狀的粒子。

 

 

合成

用一些更復雜的輸出把初步的圖像(沒有透明貼圖)加以結合,可以容易獲得云的一些大的變化。在Photoshop中裝載初步圖像,然后相同的攝像機渲染,使3D cloud texture Ratio設置為0.8。(圖15)

圖15

 

后期效果過程基本相似,你可以只考慮亮度融合而不是對原始層設置法線。選擇頂層(已輸入的層)并根據(jù)你的需要改變?nèi)诤夏J降较旅娴囊环N:

 

多種融合(圖16)

 

圖16

 

屏幕(圖17)

 

圖17

 

 

俯視(圖18)

 

圖18

 

柔光(圖19)

 

圖19

 

強光(圖20)

 

圖20

 

發(fā)亮(圖21)

 

圖21

學習 · 提示

  • 一定要打開PS,跟著教程做一遍,做完的圖到這交作業(yè):提交作業(yè)
  • 建議練習時,大家自己找素材,盡量不要用教程提供的素材。
  • 教程有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到論壇發(fā)帖提問:新手求助
  • 加官方微信,隨時隨地,想學就能學:ps_bbs,或掃右側二維碼!
  • 關注我們學更多,每天都有新教程:新浪微博 抖音視頻 微信小程序
- 發(fā)評論 | 交作業(yè) -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交個作業(yè)支持一下吧~

關注大神微博加入>>

網(wǎng)友求助,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