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效果,制作雨天濕潤的玻璃效果教程(6)
本篇教程教大家如何把一張圖片制作成水霧玻璃的效果,制作方法十分簡單易學,分享給喜歡這種效果的同學了。先看下最終效果圖:
<效果圖>
<原圖>
步驟1
首先,打開你想要工作的主題照片。 要打開照片,請轉文件>打開... ,選擇您的照片,然后單擊打開 。 現在,在開始之前,我們需要檢查一下:
您的照片應該是RGB顏色模式和8位/通道 。 要檢查,請轉到圖像>模式 。 您的照片應該是背景圖層。
步驟2
選擇“ 背景”圖層后,按Ctrl+J復制圖層。
轉到圖層>重命名圖層...并將重復的圖層重命名為原始圖層。 確保只選擇了原始圖層,然后按Ctrl+-G將其添加到新組。
轉到圖層>重命名組...并將組重命名為“ 濕玻璃” 。 后面將把我們所有的更多圖層添加到這個組中。
現在,您的“圖層”面板應具有以下內容。
現在,選擇原始圖層,再次按Ctrl+J復制圖層。 轉到圖層>重命名圖層...并將重復的圖層重命名為“ 模糊” 。
然后去過濾鏡>模糊>高斯模糊... ,輸入半徑:8像素 ,然后單擊確定 。
轉到圖層>圖層蒙版>顯示全部以將圖層蒙版添加到模糊圖層。
轉到圖層>新建圖層...以在模糊上面添加一個新圖層。 將新圖層命名為水滴。
選擇原始圖層,然后按Ctrl+J復制圖層。 將新復制的圖層拖到“ 水滴”圖層上方。
然后,轉到“ 圖層”>“創(chuàng)建剪輯蒙版” ,將覆蓋圖層作為剪貼蒙版添加到“ 水滴”圖層。您的““圖層”面板現在應和下圖一樣。
現在我們加水滴。
選擇水滴層。 用距形選框工具在畫面上畫上長方形選區(qū),到選擇>修改>平滑... , 輸入半徑:10像素 ,然后單擊確定 。
按Alt+Delete或Ctrl+Delete ,使用前景色填充選擇。 按Ctrl+D取消選擇當前選擇。
你的圖象現在應該是這樣的:
在以下步驟中,我們用相同的方法將添加更多的水滴,此時,您的圖像應如下圖所示。
轉到濾鏡>扭曲>波浪...并輸入以下值:
現在,轉到濾鏡>扭曲>波紋...并輸入以下值: 現在,您的圖像將如下圖所示。轉到“ 圖層”面板 ,創(chuàng)建“ 水滴”的圖層蒙版。
按鍵盤上的D可重新選擇色板。
轉到濾鏡>渲染>分層云彩 。
步驟12
接下來,按Ctrl+L調出色階調整窗口。 將突出顯示級別更改為150 ,然后單擊確定 。
按Ctrl+A選擇整個畫布區(qū)域。
然后轉到選擇>變換選擇 。 在“ 中心”保持參考點位置 ,并輸入寬度:50%和高度:50% 。 單擊回車鍵確認。
接下來,轉到選擇>修改>平滑...并輸入半徑:100像素 ,然后單擊確定 。
然后轉到選擇>修改>羽化...并輸入羽化半徑:40像素 ,然后單擊確定 。
選擇水滴層的層蒙版 。
按鍵盤上的D可重設色板( 確保 前景色 為 白色 )。
轉到編輯>填充... ,然后選擇內容:前景顏色和不透明度:92% 。 然后,單擊確定 。
選擇水滴層縮略圖選擇圖層的RGB通道。
按Ctrl+T自由變換對象。 保持參考點位置在中心 ,并輸入寬度:110%和高度:110% 。 單擊回車鍵確定。
步驟16
在下一步中,需要添加濕玻璃面板。打開濕玻璃圖片,調整大小到合適的位置。
步驟17
轉到圖層>重命名圖層...并將圖像層重命名為濕玻璃面板 。
雙擊打開圖層樣式并選擇混合選項...。 設置混合模式:強光和 不透明度:62% 。 單擊確定確認。
轉到圖層>新建調整圖層> 自然飽合度 , 輸入-54的自然飽合度。
對圖像進一步調整,選擇原始圖層,然后按Ctrl+J復制圖層。 轉到圖層>重命名圖層...并將重復的圖層重命名為“ 模糊平均” 。
轉到濾鏡>模糊>高斯模糊... ,輸入半徑:25像素 ,然后單擊確定 。
再次選擇原始圖層,然后按Ctrl+J復制圖層。 轉到圖層>重命名圖層...并將重復的圖層重命名為“ 模糊平均” 。
轉到濾鏡>模糊>高斯模糊... ,輸入半徑:10像素 ,然后單擊確定 。
轉到圖層面板,現在,我們有三個不同的模糊強度層,可以通過切換眼球圖標輕松打開/關閉。
步驟21
選擇原始圖層,然后按鍵盤上的D鍵重置色板。
現在,選擇浙變層,然后轉到圖層面板新建 一層, 將其命名為浙變然后單擊確定 。
輸入以下值: 樣式:徑向 , 角度:90 , 比例:250% ,檢查反向 ,然后單擊確定 。 從下拉菜單中將圖層的混合模式更改為軟光 。
轉到圖層>新建調整圖層>亮度/對比度... ,入值亮度:5和對比度:10 。
轉到圖層>新建調整圖層>曲線...。
轉到圖層>新建調整圖層> 自然飽和度 ... ,入值自然飽和度:+5 。
轉到圖層>新建調整圖層>色階...。
以上就是制作水霧玻璃效果的方法,大家可以想想還有沒有其它方法制作出類似的效果,投稿給大家學習。
學習 · 提示
相關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