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調色,如何處理風景照片的倒影(4)
本篇教程主要跟大家講解風景照片的倒影處理,教大家如何調出如畫般漂亮的水面倒影。
本章關鍵技術
核心1:基本調整
核心2:光影校正
核心3:色彩修飾
核心4:局部處理
核心5:銳化降噪
這是筆者遠赴內蒙古額濟納拍攝的金秋胡楊,但因為拍攝當天是陰天,圖像中的天空沒有層次感,湖面也沒有如鏡的感覺,主體胡楊樹更是色彩暗淡,沒有體現(xiàn)出主角的氣場。因此本例效果在處理時,要達到三點效果:一是主體胡楊樹顏色要亮麗、奪目;二是天空隱約的藍天白云感覺要出來;三是湖面的倒影要對比強烈;這張照片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采用了水平構圖。
接下來具體介紹運用Photoshop CC中的局部潤飾工具修復灰白的天空區(qū)域,再結合更多的選項設置讓畫面色彩、光線都變得更強烈,帶來更震撼的視覺感受,本實例最終效果如圖所示。
實例效果
核心1:基本調整
關鍵技術|標尺工具、裁剪工具。
實例解析|下面主要運用標尺工具與裁剪工具,對畫面進行旋轉,扶正傾斜的水平線。
步驟1:單擊“文件”|“打開”命令,打開一幅素材圖像,如圖所示。
素材圖像
步驟2:為了保護原片,以免在出現(xiàn)錯誤操作時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并恢復原片效果,需要對圖層進行復制,這通常是后期處理的第一步。按【Ctrl+J】組合鍵,復制“背景”圖層,得到“圖層1”圖層。
復制圖層
步驟3:選取工具箱中的標尺工具,如圖所示。
選取標尺工具圖
步驟4:在圖像編輯窗口中單擊鼠標左鍵,確認起始位置。
確定起始位置
步驟5:按住鼠標不放的同時并向右拖曳至合適位置,釋放鼠標左鍵,確認測量長度。
確認測量長度
步驟6:在工具屬性欄中單擊“拉直圖層”按鈕,如圖所示。
單擊“拉直圖層”按鈕
(專家提醒:在Photoshop CC中,若某圖層圖像出現(xiàn)傾斜,可使用標尺工具拉直圖層,扶正該圖層所有圖像內容。)
步驟7:執(zhí)行上述操作后即可拉直圖層,如圖所示。
拉直圖層
步驟8:隱藏“背景”圖層,選取工具箱中的裁剪工具,創(chuàng)建一個適當大小的裁剪框。
創(chuàng)建裁剪框
步驟9:執(zhí)行操作后,按【Enter】鍵確認,即可裁剪圖像,效果如圖所示。
裁剪圖像
圖像效果
步驟10:顯示“背景”圖層,完成圖像的基本調整操作,效果如圖所示。
核心2:光影校正
關鍵技術|“曝光度”命令、“亮度/對比度”命令、“曲線”命令、“色階”調整圖層。
實例解析|想要整張照片的影調顯得和諧統(tǒng)一,可在第二步中,通過使用Photoshop中的“曝光度”“亮度/對比度”“曲線”“色階”等功能來對照片中的光影進行有針對的調整,讓整個照片的影調顯得更加自然通透。
步驟1 單擊“圖像”|“調整”|“曝光度”命令,彈出“曝光度”對話框,設置“曝光度”為0.5、“位移”為-0.08。
設置參數(shù)值
步驟2 單擊“確定”按鈕,即可調整圖像的整體曝光度,效果如圖所示。
調整圖像的整體曝光度
步驟3 單擊“圖像”|“調整”|“亮度/對比度”命令,彈出“亮度/對比度”對話框,設置“對比度”為28。
設置參數(shù)值
步驟4 單擊“確定”按鈕,即可增加畫面的明暗對比,效果如圖所示。
增加畫面的明暗對比
步驟5 在菜單欄中單擊“圖像”|“調整”|“曲線”命令,彈出“曲線”對話框,在網格中單擊鼠標左鍵,建立曲線點,設置“輸出”為195、“輸入”為179。
設置參數(shù)值
步驟6 在曲線上再添加一個曲線點,設置“輸出”為61、“輸入”為73。
設置參數(shù)值
步驟7 單擊“確定”按鈕,即可調整圖像影調,效果如圖所示。
調整圖像影調
步驟8 在“圖層”面板底部單擊“創(chuàng)建新的填充或調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列表框中選擇“色階”選項,新建“色階1”調整圖層,展開“色階”屬性面板,在RGB通道設置“輸入色階”各參數(shù)值分別為18、0.9、255,效果如圖所示。
調整RGB色階
步驟9 單擊“通道”右側的下拉按鈕,在彈出的列表框中選擇“紅”選項,設置“輸入色階”各參數(shù)值分別為0、0.80、255。
調整“紅”通道色階
調整“藍”通道色階
步驟10 單擊“通道”右側的下拉按鈕,在彈出的列表框中選擇“藍”選項,設置“輸入色階”各參數(shù)值分別為0、1.5、255。
核心3:色彩修飾
關鍵技術|“Camera Raw濾鏡”命令。
實例解析|首先通過Camera Raw濾鏡中的“基本”面板調整畫面的整體色彩,然后利用漸變?yōu)V鏡工具為照片中的天空部分添加藍色的漸變效果,讓天空的色彩更加明顯。
步驟1 按【Ctrl+Alt+Shift+E】組合鍵,蓋印圖層,得到“圖層2”圖層,如圖所示。此處蓋印圖層是將前面處理后的效果蓋印到新的圖層上,才能進行下面的操作,否則下面的操作無法實現(xiàn)。
蓋印圖層
步驟2 單擊“濾鏡”|“Camera Raw濾鏡”命令,彈出“Camera Raw”對話框,如圖所示。
彈出“Camera Raw”對話框
專家提醒:在編輯圖像文件時,經常會創(chuàng)建多個圖層,圖層越多圖像文件就越復雜,占用的磁盤空間也隨之增加,因此對于沒必要分開的圖層,可以將它們合并,這樣不僅可以使圖層井然有序,也有助于減少圖像文件對磁盤空間的占用,提高系統(tǒng)的處理速度。
在“圖層”面板中,移動鼠標指針至需要合并的圖層上,單擊鼠標左鍵,按住【Ctrl】鍵的同時拖曳鼠標至另一個需要合并的圖層上,再次單擊鼠標左鍵,同時選擇兩個圖層,單擊“圖層”|“合并圖層”命令,即可合并選中的圖層。
步驟3 展開“基本”面板,單擊“白平衡”選項后的下拉按鈕,在彈出的列表框中選擇“自動”選項,自動調整錯誤的白平衡設置,恢復自然的白平衡效果,如圖所示。
恢復自然的白平衡效果
步驟4 設置“清晰度”為10、“自然飽和度”為60、“飽和度”為11,增強畫面色彩,得到更清晰的畫面效果。
增強畫面色彩
步驟5 運用漸變?yōu)V鏡工具在天空位置由上至下拖曳鼠標創(chuàng)建漸變區(qū)域,如圖所示。
創(chuàng)建漸變區(qū)域
步驟6 在“漸變?yōu)V鏡”面板中設置“色溫”為-100、“色調”為-58。
設置參數(shù)值
步驟7 繼續(xù)設置“曝光”為-0.55、“對比度”為25、“高光”為-33、“清晰度”為20、“飽和度”為61、“銳化程度”為-100。
設置參數(shù)值
步驟8 在“漸變?yōu)V鏡”面板中單擊“顏色”右側的顏色選擇框,在彈出的“拾色器”對話框中設置“色相”為255、“飽和度”為100。
設置顏色
步驟9 單擊“確定”按鈕,加強天空的色彩效果,如圖所示。
加強天空的色彩效果
步驟10 拖曳漸變框下面的紅色圓點,適當調整漸變?yōu)V鏡的大小和方向,效果如圖所示。
調整漸變?yōu)V鏡的大小和方向
步驟11 單擊工具欄上的“抓手工具”圖標。
單擊“抓手工具”圖標
應用漸變?yōu)V鏡效果
步驟12 執(zhí)行操作后,即可應用漸變?yōu)V鏡效果,如圖所示。
核心4:局部處理
關鍵技術|調整畫筆工具、“效果”面板。
實例解析|首先利用Camera Raw濾鏡中的調整畫筆工具修飾照片中的天空區(qū)域,然后利用“效果”面板中的“裁剪后暈影”功能為照片添加暗角效果。
步驟1 在工具欄上選取調整畫筆工具,如圖所示。
選取調整畫筆工具
步驟2 在右側的“調整畫筆”選項面板中的“畫筆”選項下設置“大小”為10、“羽化”為50、“濃度”為100。
設置“畫筆”選項
步驟3 選中“自動蒙版”與“顯示蒙版”復選框在圖像的天空區(qū)域進行涂抹,如圖所示。
創(chuàng)建蒙版區(qū)域
步驟4 在“調整畫筆”選項面板中單擊“顏色”右側的顏色選擇框,在彈出的“拾色器”對話框中設置“色相”為255、“飽和度”為100。
設置顏色
步驟5 單擊“確定”按鈕,并取消選中“顯示蒙版”復選框。
取消顯示蒙版
步驟6 在“調整畫筆”面板中設置“色溫”為-50、“色調”為-50、“曝光”為-0.25,進一步增加天空區(qū)域的色彩,效果如圖所示。
增加天空區(qū)域的色彩
步驟7 在“調整畫筆”面板中選中“清除”單選按鈕。
選中“清除”單選按鈕
步驟8 在畫筆選項區(qū)設置“大小”為5、“羽化”為50、“濃度”為100。
設置畫筆選項
步驟9 在圖像上的相應位置涂抹,去除部分效果,如圖所示。
去除部分效果
步驟10 單擊工具欄上的“抓手工具”圖標,即可應用調整畫筆效果。
應用調整畫筆效果
步驟11 切換至“效果”面板,在“裁剪后暈影”選項區(qū)中設置“數(shù)量”為-38、“中點”為75,添加暗角特效,如圖所示。
添加暗角特效
增加畫面的層次感
步驟12 切換至“色調曲線”面板,在“點”選項卡中的“曲線”列表框中選擇“強對比度”選項,增加畫面的層次感。
核心5:銳化降噪
關鍵技術|“細節(jié)”面板。
實例解析|在照片后期處理中(包括相機機內處理),銳化和降噪都很常用,下面對照片進行這兩種處理方式。在此之前,必須再次明確一個概念,數(shù)字圖像本質就是一個整數(shù)矩陣,呈現(xiàn)的處理后效果實際是數(shù)學運算后的結果。因此,進行銳化與模糊處理,也需要控制在一定程度內才有正面的效果。
專家提醒:
銳化一定程度上會增加線條邊緣鋸齒,讓畫面層次下降,過度銳化會產生白色的輪廓線。將原圖和銳化后的圖片放大對比,會發(fā)現(xiàn)銳化的結果就是相鄰像素的反差變大,形成更為鮮明的對比,例如屋檐的輪廓線條,就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深色越深,淺色越淺,反差強加。運算的結果就是修改對應像素的值。至于如何通過運算實現(xiàn)銳化,有很多算法,在圖像處理軟件中,往往會提供多種銳化方法,每一種方法對應的算法都不同。
步驟1 在左下角的“ 選擇縮放級別”列表框中選擇100%視圖級別,放大圖像,此時可以清楚地看到照片中的噪點,如圖所示。
放大素材照片
步驟2 切換至“細節(jié)”面板,設置“明亮度”為50、“明亮度細節(jié)”為50、“明亮度對比”為28,即可減少畫面中的噪點,效果如圖所示。
設置明亮度降噪?yún)?shù)
步驟3 繼續(xù)在“細節(jié)”面板中設置“顏色”為33、“細節(jié)”為50,即可減少畫面中的顏色噪點。
減少畫面中的顏色噪點
步驟4 在左下角的“選擇縮放級別”列表框中選擇“符合視圖大小”選項。
選擇縮放級別
步驟5 單擊“確定”按鈕,完成Camera Raw濾鏡的編輯操作,效果如圖所示。
圖像效果
以上內容節(jié)選自人民郵電出版社《Photoshop風光攝影后期必修5項核心技法:完善構圖+瑕疵修補+局部精修+影調調整+色彩處理》
學習 · 提示










相關教程